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Arbitrum的三步棋:能否重夺L2话语权?

提起L2之王,不少人第一反应是Optimism,但真正带起L2浪潮的其实是Arbitrum。2023年上半年那波行情,Arbitrum生态火得一塌糊涂——韩国大户在GMX疯狂交易,Degen玩家靠GLP yield farming赚麻了,Base社区集体炒猫狗币。那时候Arbitrum就是L2代名词。

可惜好景不长。ARB大空投后,生态热度急剧下滑,核心问题有三个:

第一,被白嫖精们坑了。 ZkSync、Starknet、Linea等竞争对手直接吃了Arbitrum空投的红利,反而后来居上。而Arbitrum当时的L2生意模式本质上很脆弱——不是靠真实需求,而是靠"空投农民"硬生生撑起来的虚假繁荣。

第二,生态开发者大多是"骗子"。 大量ARB被分配给自称开发者的家伙,实际上这帮人就是高级空投农民。拿到代币后,有的直接跑路,有的更狠——用手里的ARB自己给自己投票,在DAO治理里挪用更多资源。

第三,需要时间沉淀。 过了将近30个月后,Arbitrum基金会总算想明白了——光靠空投刺激不行,得真正建生态。最近他们推出了"DeFi复兴计划"(DRIP激励计划),放大招了。

三箭齐发

第一箭:DRIP借贷激励计划

Arbitrum基金会用ARB补贴生态内的借贷协议(Aave、Morpho、Fluid、Euler、Dolomite、Silo等),用真金白银吸用户。效果也看得见——Dune数据显示,DRIP第一期让可借资金从13.8亿美元增到16.7亿美元,借贷额从9.67亿增到11.7亿。

但这里有个尴尬的地方:虽然绝对数字在涨,但Arbitrum在L2借贷市场的份额才从3.09%升到3.75%,涨幅很一般。对比同期Base从5.04%涨到6.64%,差距还是有的。说明光有补贴还不够——DeFi用户真正想要的还是那种"可能会有大空投"的期待感,比现金奖励更上头。

第二箭:自主PerpDEX生态

Arbitrum现在处境有点尴尬。Hyperliquid这个主流永续合约DEX把43亿USDC放在Arbitrum上(占Arbitrum总USDC供应量的69%),但这笔钱对Arbitrum的贡献主要就是收点过路费,所有的高价值收入和生态红利都被Hyperliquid吃了。

基金会意识到一个问题:谁掌握PerpDEX,谁就掌握L2的未来市场热度。所以他们开始孵化自己的永续合约平台,比如Variational Protocol和Ethereal Perps。其中Variational的OLP机制有望复活当年GMX-GLP的辉煌时代。

第三箭:和Robinhood合作,押注美股代币化

这步棋最有想象力。目前Arbitrum上的RWA(现实资产)总值10.26亿美元,主要是美国国债、欧洲债券和美股代币化资产(比如EXOD)。其中615个RWA资产大多来自Robinhood的美股代币化项目。

现在的美股代币化有个瓶颈——受监管限制,只能是链下SPV托管+CEX/DEX流动性池的混合模式,导致流动性差、法律地位不清、依赖中心化机构清算。但这种模式指向的未来方向很清晰: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全链上化。这是SEC和Crypto社区都在押的赛道。

总结

Arbitrum这三步棋——DRIP激励、自主PerpDEX、美股代币化——既照顾当下,也埋伏未来。这次基金会真的在下重棋。问题是,能不能重新赢回市场,还要看市场本身的节奏。

不过至少相比之前的被动挨打,现在Arbitrum终于有了主动出击的意思。

ARB0.93%
GMX2.01%
ZK-2.3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