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MicroStrategy(MSTR)股價持續走弱,引發市場關注。Fundstrat 聯合創辦人 Tom Lee 在接受 CNBC 訪問時表示,此次回調並非公司基本面惡化,而是其成功所帶來的市場副作用。隨著 MicroStrategy 成為眾多機構建立比特幣風險曝露部位的主要工具,其股價逐漸成為加密市場波動的外溢壓力來源,甚至映射市場情緒及結構性問題。
Lee 解釋,MSTR 選擇權市場近年來流動性大幅提升,與許多鏈上衍生品平台相比,其深度與資金承受力更為充足。因此,當大型機構需要對沖數十億美元等級的加密貨幣風險曝露部位時,往往會選擇在 MSTR 建立部位作為避險工具。
換句話說,MSTR 已成為傳統市場中少數能承受大規模加密貨幣避險壓力的管道,此現象亦反映產業現況:鏈上衍生品與借貸市場在機構層面仍無法支撐真正規模化的避險需求,導致壓力外溢至傳統市場。
Lee 進一步分析,近期拋售與 10 月市場重挫密切相關,當時大跌削弱了加密貨幣做市商的承擔能力,曾被視為類加密央行機構的巨型做市商資金緊縮,市場流動性急速下滑。在鏈上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只要避險需求大舉湧現,便容易引發連鎖拋售,而 MSTR 成為首批承受壓力的主要管道之一,MSTR 的下跌也不是單一事件,而是鏈上流動性疲弱的連鎖反應。
面對市場質疑與股價壓力,MicroStrategy 執行董事長 Michael Saylor 依然堅持立場。他在社群媒體強調:「我絕不退縮。」

(來源:Saylor 社群貼文)
他認為,比特幣劇烈波動不是風險,而是中本聰留給真正信仰者的試煉。Saylor 再次展現他一貫的長期主義。他強調,短期震盪無法撼動核心信念。真正關鍵在於比特幣於長期週期內的價值累積。
如欲深入瞭解 Web3,歡迎註冊 Gate 平台:https://www.gate.com/
MSTR 股價回調並非僅僅反映市場情緒轉弱,更像是整個加密金融結構健康度的縮影。由於其選擇權市場已成為大型機構對沖鏈上風險曝露部位的主要工具,MSTR 被迫承受外溢的避險壓力。現貨市場流動性不足、做市商資金承受力下滑,使價格波動更加劇烈。因此,MSTR 走勢不僅反映單一企業基本面,更凸顯鏈上衍生品深度不足、現貨市場流動性不足與機構避險需求升溫等多重市場斷層。未來,在市場回穩之前,MSTR 很可能持續成為加密市場結構韌性的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