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比特幣 vs 黃金:Michael Saylor預言比特幣2035年超越黃金,原因是?
Strategy 執行主席 Michael Saylor 在雅虎財經專訪中預測,比特幣將在2035年超越黃金的市值,屆時99%的比特幣將被開採完畢,進入“0.99時代”。這一預測基於比特幣的固定供應量、數字化特性及日益增長的機構採納,與CZ的觀點形成呼應。兩人均認爲比特幣的稀缺性價值將推動其成爲比黃金更優越的價值儲存手段,而這一論斷將在2025年12月迪拜區塊鏈周的黃金與比特幣辯論中接受考驗。
比特幣稀缺性模型與2035年轉折點
Saylor 提出的“0.99時代”概念基於比特幣發行時間表的數學確定性。到2035年,比特幣網路將產出約2079萬枚BTC,佔總供應量2100萬的99%,此後僅剩21萬枚待開採。這種預先設定的稀缺性與黃金每年1.5-2%的持續供應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爲比特幣價值升值提供結構性支撐。
從存量-流量模型分析,比特幣在2035年的SF比率將超過黃金,這是驅動價值儲存資產價格的關鍵指標。黃金的高SF比率源於其地上存量與年度新增產量的巨大差距,而比特幣通過算法實現類似的稀缺性特徵,且具備可驗證、不可篡改的優勢。Saylor 強調:“比特幣的數字化特性使其在轉移和存儲效率上遠超物理黃金,這是下一代價值儲存形式的必然進化。”
比特幣市場規模對比與增長路徑分析
當前比特幣市值約1.98萬億美元,而黃金總市值估計在12-14萬億美元區間。要實現 Saylor 的預測,比特幣需要在未來十年內增長約6倍,年均復合增長率約20%。這一目標看似雄心勃勃,但歷史數據顯示比特幣在過去十年中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45%,雖未來增速可能放緩,但軌跡依然支持其超越黃金的可能性。
機構採納是這一轉型的核心驅動力。貝萊德、富達等傳統資產管理巨頭已通過現貨ETF持有超過1500億美元比特幣,而上市公司財資配置規模突破300億美元。相比之下,機構黃金持倉主要通過ETF和期貨市場,總規模約2000億美元。這種資本流動趨勢若持續,比特幣在2035年前超越黃金市值的預測具備合理基礎。
比特幣與黃金關鍵指標對比
數字化價值儲存的競爭優勢
比特幣相對於黃金的核心優勢在於其純數字化特性。Saylor 指出,價值存儲資產的終極形式應當具備易驗證、易轉移、易保管和防沒收等特點,比特幣在這些維度全面優於物理黃金。跨境轉移100億美元黃金需要復雜物流和保險安排,而比特幣可在鏈上即時完成,成本幾乎可忽略。
從安全角度,比特幣的分布式帳本技術提供數學保證的稀缺性和所有權驗證,而黃金依賴物理保管和傳統認證體系。隨着數字原生一代成爲投資主體,對數字化價值儲存方式的天然偏好將加速這一轉型。Grayscale 研究主管 Zach Pandl 表示:“千禧一代和Z世代將比特幣視爲更合理的價值儲存工具,這種代際財富轉移是黃金難以復制的優勢。”
黃金支持者的反駁與即將到來的辯論
知名黃金倡導者 Peter Schiff 對 Saylor 和 CZ 的預測持強烈反對態度,他認爲比特幣缺乏內在價值且波動性過高,無法承擔價值儲存功能。Schiff 近期挑戰 CZ 進行直接辯論,而幣 安已宣布將於2025年12月迪拜區塊鏈週期間舉辦“比特幣vs代幣化黃金”主題辯論會。
Schiff 的主要論據包括:比特幣價格高度波動不利於價值儲存,能源消耗對環境不友好,且監管風險持續存在。相比之下,黃金具有數千年歷史驗證,是央行外匯儲備的核心組成部分,且物理特性賦予其工業和生活應用價值。這場辯論將成爲加密貨幣與傳統貴金屬陣營的正面交鋒,結果可能影響大量觀望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決策。
比特幣價值儲存演進的歷史分野
Saylor 與 Schiff 即將到來的辯論,不僅是兩位知名人士的觀點交鋒,更是兩種價值儲存範式的歷史性碰撞。當數字化稀缺與物理稀缺在2035年這個關鍵時間點相遇,它們代表的不僅是投資選擇的分歧,更是人類價值存儲方式演進道路的抉擇。比特幣用十五年時間走完了黃金數千年才建立的信任基礎,這種加速進化既展示了技術革命的威力,也埋下了認知鴻溝的種子。無論最終哪種資產勝出,這場辯論本身已經標志着價值儲存領域進入了全新時代——一個代碼與金屬共存、算法與傳統競爭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