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Tesla的鋰礦困局:從搶佔資源到自建冶煉

新能源車競速時代,誰能把握上遊鋰資源,誰就握住了EV產業的咽喉。特斯拉這幾年在這條路上動作頻頻。

供應鏈布局:多條腿走路

特斯拉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根據公開信息,它目前同時與多家鋰礦商籤了長期協議:

  • 贛鋒鋰業:2021年籤3年供應合約,2022年開始交貨
  • Arcadium Lithium(被力拓收購中):有進行中的供應協議
  • 四川雅化:2030年前供應電池級氫氧化鋰,另外2025-2027還要供碳酸鋰
  • Liontown Resources(澳洲):從Kathleen Valley項目供應鋰輝石精礦,今年7月已開始生產
  • Piedmont Lithium(北美):通過與Sayona Mining的合資供應至2025年底

但這還不是全部。特斯拉還間接從松下、CATL、LG Energy Solutions等電池制造商獲得鋰資源——他們各自與化工公司有自己的鋰採購協議。供應鏈環節一多,風險也跟着上升。

電池化學變局:從高鎳到LFP

有趣的是,特斯拉在調整電池配方。傳統的NCA(鎳鈷鋁)電池由松下供應,能量密度高但行業認可度不如NCM(鎳鈷錳)。現在特斯拉轉向LFP(磷酸鐵鋰)——這種電池不含鎳和鈷,大幅降低對稀缺金屬的依賴。

早在2021年,特斯拉就爲標準續航車型切換到LFP;今年還計劃在中型電卡上使用這種電池。最新進展是在內華達州Sparks工廠生產LFP,應對美國新規對電池材料採購地的要求——翻譯:規避來自中國的材料。

數字下的真相

一輛標準Model S裝着約62.6公斤鋰(總電池重544公斤)。看起來比例不高,但馬斯克曾說鋰像"沙拉裏的鹽"——關鍵不是單次用量,而是體量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預測:到2030年,鋰離子電池需求將增長400%至3.9太瓦時。與此同時,鋰礦當前的產能過剩局面即將反轉。供應鏈壓力山大。

拐點:從採礦到冶煉

有意思的是,特斯拉沒有選擇直接做礦場。SQM高管坦言,礦業需要完全不同的學習曲線和技術積累——整車廠去碰這個太跨界了。

反而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分析師Simon Moores提出尖銳觀點:“紙面協議不夠,整車廠得買下25%的礦山才能保證供應。” 但馬斯克選了另一條路——自建冶煉廠

Tesla的殺手鐧:Texas冶煉廠

2023年特斯拉在德州Corpus Christi地區破土動工,建設年產50 GWh電池級鋰的冶煉廠。工程進度已近完工,2025年有望滿產。

但這裏有個卡脖子問題:工廠每天需800萬加侖水,而南德州正經歷嚴重幹旱。不過在12月,南德州水務局通過基建協議,允許Nueces供水公司出售管道使用權給特斯拉——這成了繞過水資源瓶頸的關鍵。

背後邏輯

從2020年Battery Day承諾從粘土提鋰(至今未商業化),到如今多地布局供應商、轉向LFP、自建冶煉廠——特斯拉在打一盤立體棋。核心思路是不靠單一來源,不跟風採礦,但一定要掌控冶煉端口

這比直接買礦更聰明:冶煉是真正的技術+資本密集型環節,掌握它就掌握了把原料變成電池級產品的權力。2025年如果Texas工廠如期滿產,特斯拉在全球EV供應鏈裏的話語權會上一個臺階。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