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运 2018年初,我蝸居在杭州城中村的小隔間,不到十平米的空間,冬天冷得像冰窖。
帳戶餘額只夠喫一周泡面,白天在奶茶店打工,深夜盯着跳動的行情。
七年過去,我在這個市場賺到了第一桶金——兩千多萬躺在錢包裏。
不是靠什麼內幕消息,而是四次刻骨銘心的虧損換來的認知。
**第一刀:暴漲之後必有暴跌**
牛市最瘋的時候,某個山寨幣十二天飆了三倍多,我把所有積蓄七萬多全砸進去。兩天後開始跳水,一周時間蒸發掉五萬。那時候才明白:短期漲幅超過30%,橫着走幾天後突然放量大跌,基本就是主力在出貨。現在遇到這種走勢,我連看都不看第二眼。
**第二刀:高位盤整是溫柔陷阱**
2019年拿着幾個主流幣橫了快兩個月,覺得是突破前的蓄力,還加了槓杆補倉,結果直接腰斬。後來復盤發現規律:橫盤時間超過三周、成交量持續萎縮、價格偏離均線20%以上,這種形態十有八九是出貨前奏。現在系統一旦標記出這種信號,我會毫不猶豫減倉。
**第三刀:抄底要看量能而非價格**
2020年那次史詩級暴跌,我搶跑抄底$LINK,結果被深套。真正的底部特徵是什麼?縮量橫盤之後,連續三到五天溫和放量拉小陽線。去年BTC在25000附近出現這個形態時,我重倉進場,42000出掉,那一單淨賺五百多萬。
**第四刀:成交量是照妖鏡,倉位管理是命門**
活下來,才有資格談贏。
我現在只做半倉操作,從不碰槓杆。去年$PEPE那波行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