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對話Kite AI:如何爲AI Agent打造支付、身分與治理的統一框架?

採訪:The Round Trip

編譯&整理:Yuliya,PANews

在AI的浪潮席卷全球之際,一個由機器(如AI Agent)而非人類主導的互聯網新時代正悄然來臨。爲了讓機器能夠在這個新世界中順暢、安全地協作,一個統一身分、支付和治理的可編程信任基礎設施變得至關重要。Kite AI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致力於打造全球首個AI驅動的支付區塊鏈網路,並已獲得Paypal Ventures、Coinbase Ventures及General Catalyst等頂級投資機構的青睞。

在由PANews與Web3.com Ventures聯合出品的《The Round Trip》全新系列Founder’s Talk中,主持人John Scianna與Cassidy Huang邀請到了Kite AI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Chi Zhang,她深入分享了自己從頂尖AI與數據公司投身創業的歷程、Kite AI爲機器互聯網構建信任框架的宏大願景,以及如何在一個由數據、算力、模型和Agent構成的AI新範式中,抓住“千載難逢”的時代機遇。

爲機器互聯網構建信任:Kite AI的願景與使命

主持人:歡迎 Chi,你能先介紹一下你自己,以及你對 Kite AI 的願景嗎?

**Chi Zhang:**我擁有AI和大數據領域的背景。我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取得了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學位。畢業後我加入過DotData,那時它是最早、規模最大的自動化機器學習平台之一,我負責領導數據科學與產品相關的工作,服務於醫療、金融等不同垂直行業(例如銀行用AI做交易欺詐檢測,醫療側用AI做醫學圖像輔助診斷等)。後來我進入Databricks,負責數據工程解決方案的產品管理工作。隨後我與聯合創始人Scott一起創辦了 Kite。

我們對Kite的使命很簡單:我們相信未來的互聯網將由機器角色(如AI Agent)主導,其數量甚至會超過人類,而這正在成爲現實。

爲了讓這些機器能夠在互聯網上爲人類、企業和組織無縫、順暢地完成各類工作流程(比如幫你購買日用品,或幫助企業完成招聘和面試)這些AI Agent必須具備三個核心能力:

  • 身分: 擁有身分認證,以證明“它們是誰”。
  • 支付: 具備即時、安全地支付和收款的能力。
  • 不失控: 我們希望它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明確的限制和清晰的指引下進行,確保它們不會失控。

所以,這基本上就是我們創辦Kite的初衷和目標:構建一個可編程的信任基礎設施,或者說一個框架,它以可編程的方式統一了身分、支付和治理,從而允許AI Agent能夠在明確的指引下,真正代表人類或任何主體去執行任務。

主持人:在您之前的工作經歷中,是否有某個“靈光一閃”的時刻,讓您獲得了獨特的洞察,並認定“這就是我們必須前進的方向”?

**Chi Zhang:**我過去一直認爲數據是 AI 的四大核心支柱之一(近年大家在討論 AI 的支柱時,從“數據、算力、模型”逐步加入了“Agent”這一維度)。在讀博期間我專注於訓練模型與因果推斷,後來在Databricks深耕數據工程,我親身體驗到數據對做 AI 的企業來說其實是最大的瓶頸——尤其是高質量、獨特、全新的數據對訓練模型至關重要。即便很多人把算力說成瓶頸(這也是爲什麼過去兩年Nvidia股價暴漲的原因之一),我仍然認爲數據是重要且緊迫的問題,尤其當我們談到Agent時更是如此。

而現在,當我們談論AI Agent時,如果你去和那些專注於Agent的公司或數據基礎設施公司交流,他們都會指出,**當前要讓Agent真正發揮作用,最緊急、最嚴重的瓶頸之一就是解決底層的數據基礎設施問題。例如,如果你想讓一個Agent幫你進行加密貨幣交易,它就需要實時訪問大量數據,比如幣價的API數據,以及來自Twitter等不同社交平台的情緒數據。**這就要求Agent必須具備實時訪問並處理非結構化或半結構化數據的能力,而這在當前的數據基礎設施中仍然是一個瓶頸。

回到您的問題,關於我是在何時看到了這個獨特的機會和組合。我認爲這真正開始於去年下半年。那時我們開始看到Agent的能力有了顯著提升,這一點在今年年初變得尤爲清晰。當時,Manus推出了通用型AI Agent,OpenAI發布了ChatGPT Operator,還有許多其他公司都在Agent的工作流、準確性和智能性方面展現出巨大進展,而且幾乎不需要太多人工指令。

綜合所有這些,這對我及我們團隊的啓發是:如果我們不去做一家像GPU雲服務那樣的算力公司,也不去做像Scale AI或Databricks那樣的事業(盡管我仍然認爲它們是行業中最偉大的公司之一),那麼對於我們這樣的初創團隊來說,下一個真正值得專注的巨大機會是什麼?

我認爲答案就是AI Agent或Agent化基礎設施。這可以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爲如果你回看互聯網的發展,從1995年算起至今已超過30年,它主要還是爲人類構建的——從桌面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很多設計,比如身分驗證、使用信用卡支付時需要輸入CVV碼等可視化操作,以及網站前端的美觀設計,都是爲了優化人類的視覺、聽覺和整體體驗。

但我認爲,對於未來的“機器行爲者”或AI Agent來說,互聯網的形態將完全不同。

Kite AI在代理支付生態中的定位

**主持人:**看起來“代理支付”已經成爲很多人關注的重點,像Visa、Google,以及年初Coinbase聯合發布的x402協議都在這個領域有所布局。那麼,Kite AI有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傾向?你們如何看待Agent之間的支付?

**Chi Zhang:**我們非常歡迎並認同這些開放標準的出現,因爲它們是公共物品,有助於行業發展。簡單來講,我們構建的系統是百分之百兼容這些開放標準(像 x402、A2A、AP2),這些標準對於Agent相關的交易和支付非常重要。

我們的關注點更偏向底層基礎設施:打造結算與驗證層的底座,讓所有Agent相關的支付交易或身分驗證操作都可以在我們這一層上完成。你可以這樣理解:x402、A2A、AP2這些協議更像是以太坊生態中的ERC-20、ERC-721等不同的代幣標準。而我們,Kite AI,則像是以太坊區塊鏈本身,是爲執行這些“標準”下的Agent交易(包括支付)而構建的底層平台。

我們爲這些標準的出現感到興奮,並認爲這類由大型公司推動的公共物品通常需要大廠來推廣,而不是單憑初創公司就能完成推廣工作。

戰略融資與市場打法:3300萬美元背後的價值

**主持人:**你們最近完成了高達33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John剛才提到的Paypal Ventures、General Catalyst以及Coinbase Ventures。我們很好奇,這筆融資將如何具體幫助你們加速實現宏偉的產品路線圖?

**Chi Zhang:**如果你看我們的股權結構表,會發現我們選擇的大多數投資者都是出於戰略合作的考慮,其中有很多是企業風投。即便是像General Catalyst這樣的巨型金融VC,他們也以對投資組合公司進行大量“親力親爲”的幫助而聞名。所以,我們引入的幾乎每一位投資者,背後都有其戰略意義。

有些可以爲我們提供分發渠道,或者有潛力提供這些渠道;有些能爲我們帶來關鍵的人脈資源,幫助我們對接像Agent服務類的合作夥伴;還有一些則具備區域覆蓋能力,比如日本的SBI集團,能切實幫助我們在日本市場實現增長。

所以我想說,資金固然重要,但資金背後的人脈、資源,以及我們股權結構表上投資者所能帶來的價值,對我們來說是更有趣、更令人興奮的部分。

這也回到了我們如何加速路線圖的問題。我認爲,任何基礎設施公司要想推動其技術的普及和應用,都必須從幾個關鍵的垂直領域開始。**你需要在你認爲應用能夠最快爆發的一到三個賽道上重點發力。**這也是爲什麼我們的投資者構成如此重要的原因。例如,Paypal是線上商業支付,尤其是電商支付需求的傑出代表。因此,**電商Agent也是我們重點押注的領域之一。**我們認爲,**在Agent支付的場景中,一個巨大的機會就是通過Agent幫助用戶(無論是個人消費者還是企業)完成購物。**對個人而言,這可能是購買日用品、預訂機票和酒店;而對企業來說,則更像是企業採購行爲,比如採購辦公用品,或幫助一家汽車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採購汽車零部件和制造部件。

所以,這更多的是我們的市場進入策略。而從投資者那裏獲得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幫助我們執行這一策略,當然,也包括在硅谷及其他地區招募頂尖的AI及其他領域的專業人才。

**主持人:**既然你們有這麼多企業背景的投資者,他們會如何影響你們的產品路線圖呢?比如,他們會直接告訴你們他們的需求嗎?這是不是也促使你們決定與Brevis合作的原因之一?因爲我了解到你們將使用他們的ZK(零知識證明)技術來開發“ZK Passport”。

**Chi Zhang:**我們和 Brevis 的淵源很深。其實在Brevis和Kite出現之前,我們就認識了 Michael(Brevis 的創始人),那時候他還在做Celer Network,我也還在做其它項目,我們就是朋友。我聯合創始人的研究生同學也是他同學,關係很久了。

支付的核心在於信任,而信任的基礎是身分,這一理念受到與Paypal和Visa等行業巨頭交流的啓發。Paypal作爲全球最大的個人身分網路,其成功驗證了身分在支付體系中的重要性。Kite旨在打造一個可編程的信任基礎設施,將身分、支付和治理融爲一體,形成“信任層”以支撐整個支付體系。在此過程中,ZK技術成爲實現身分驗證和隱私保護的重要工具。Brevis的解決方案在驗證層面提供了關鍵支持,同時也爲高頻交易場景提供了類似狀態通道的處理方案。

Kite團隊在構思項目初期便意識到,Agent的交易或支付需求將以機器速度進行,而非人類速度。這種交易模式要求超高頻、實時且高吞吐量,但當前主流區塊鏈技術,包括Solana和以太坊,均無法滿足此類需求。爲實現實時且低成本的密集高頻交易,Kite團隊曾探索狀態通道作爲解決方案。在這一過程中,Brevis技術進入了團隊視野,其技術特點與Kite的核心需求高度契合,爲推動高效交易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構建可規模化架構的獨特挑戰

**主持人:**聽起來你們正在構建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解決方案。那麼,你們目前是否有設計合作夥伴在幫助你們共同塑造這個系統?或者說,您剛才提到的這些理念,已經是業界的共識了嗎?

**Chi Zhang:**其實我想從兩方面來回答。第一,我們確實有一些設計合作夥伴參與其中,有些在我們的投資人名單上,有些則不是,但他們都帶來了非常令人興奮的應用場景和合作機會,我們正在積極推進。

第二,關於這是否是“共識”或“常識”,我會說“是,也不是”。

“是”的部分在於,很多相關的技術和理念其實已經存在了。

但我說“不是”的意思是,**你需要一種非常獨特的視角組合,以及對區塊鏈、Agent、支付等多個領域的深刻理解,才能真正看清如何將這些要素正確地組合在一起。**這也是爲什麼我認爲,目前並沒有太多人能夠真正把這件事構建出來,或者說設計出真正合適的架構來解決這個問題。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去和做基礎設施或架構的人聊,他們會告訴你,在項目初期,可能有上千種方法可以去架構一個系統來解決同一個問題。但當系統規模擴大、流量激增時,那上千種方法會迅速減少到可能只剩下10種,甚至5種可行的路徑。

我們投入大量的思考、努力和實戰測試,就是爲了從一開始就構建那最終能夠成功的“5種方法”之一,而不是那在系統擴展後就會土崩瓦解的“1000種方法”之一。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