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Vitalik 谈 AI Agent:以 ERC-8004 构建信任,建议实时翻译等应用方向

以太坊共同创办人 Vitalik Buterin 与以太坊基金会 dAI 团队负责人 Davide Crapis,于 Devconnect Trustless Agent Day 深度探讨了 AI 智能体经济的基础设施、信任模型与隐私保护,详解了 x402、ERC-8004 标准与未来的计算愿景。本文源自 ChainFeeds 所着文章,由 Foresight News 整理、编译及撰稿。 (前情提要:Vitalik质疑X平台隐私政策:强制公开用户国家/地区,已损害加密社群匿名性 ) (背景补充:Vitalik 上海演讲:密码学历史与 ZK 的意义 ) 在以太坊 Devconnect 期间,一场名为 Trustless Agent Day 的活动聚集了当前 Web3 与 AI 交叉领域最前沿的思考者。这场压轴 Panel 由 Flashbots 的 Tina 主持,核心嘉宾是以太坊共同创办人 Vitalik Buterin 和以太坊基金会 dAI 团队负责人 Davide Crapis。 这场对话不仅关乎技术标准,更是一次对未来数位社会架构的推演:当 AI 智能体(Agents)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基础设施、信任模型和隐私保护? 基础设施的双壁:支付与发现(x402 与 ERC-8004) 对话的起点建立在两个核心协议之上:用于支付的 x402 和用于服务发现的 ERC-8004,这两者构成了智能体经济的基石。 Vitalik 对微支付(Micropayments)的重构愿景 Vitalik 首先表达了他对 AI 时代微支付的兴奋。他认为,AI 的介入让微支付真正具备了可行性。在人类的世界里,判断「为了这个服务支付 4 美分还是 11 美分」不仅耗时而且心智负担过重,但对于 AI Agent 而言,这是毫秒级的计算决策。 Vitalik 强调,「按需付费(Pay for what you consume)」是最高效的经济模型。但他同时指出,这种高频支付必须建立在隐私保护之上。如果不加保护,一个 Agent 成千上万次的查询记录将彻底暴露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因此,结合 ZK(零知识证明)技术至关重要,比如使用者可以预付一笔资金(如 5 美元),换取 5000 次查询的凭证,而在链上,这 5000 次查询是彼此不可关联(Unlinkable)的。 Davide 与 ERC-8004:从支付到信任 如果说 x402 解决了「怎么付钱」的问题,Davide 带来的 ERC-8004 则试图解决「付给谁」的问题。Davide 表示,当他看到人们开始通过 x402 向 Web 服务或 AI 发送微支付时,一个根本性问题浮现了:你怎么信任这些服务? ERC-8004(Trustless Agent 标准)因此应运而生。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白名单,而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服务发现机制。它允许服务方在链上注册并展示其能力。Davide 将信任分为两类: * 软信任(Soft Trust):基于过往表现、信誉累积和审计结果。 * 硬信任(Hard Trust):基于密码学证明或加密经济学的担保。 ERC-8004 标准化了这些资讯的互动格式,让 Agent 能够在去中心化的网路中自主寻找并验证服务提供商。 房间里的大象: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在讨论未来之前,主持人 Tina 将麦克风交给了现场观众,发起了一场「寻找房间里的大象」的讨论,即那些显而易见却被忽视的行业痛点。 Agent 的「角色扮演」危机 开发者 Shaw 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观点:我们还没有真正能用的 Agent。他指出,目前的 Agent 大多是在 Reddit 等文字资料上训练的,它们知道「做蛋糕的理论步骤」,却从未在现实世界中「烤过蛋糕」。现在的 Agent 试图进行交易、预测市场,这属于「分布外(Out of distribution)」的操作。在某种程度上,目前的行业是在进行一场昂贵的 LARP(真人角色扮演),缺乏真正具备端到端执行能力的 Agent。 成本与偏见的双重夹击 另一位开发者 Tim 指出了经济帐的不可持续性:推理成本太高了。每一次微小的决策调用都在燃烧经费,若要实现 x402 愿景,单次决策成本必须降至交易费用的 10% 以下。目前,许多新创公司仅仅是依靠云端服务商的免费额度在生存。 此外,Andrew Miller 对信誉系统泼了冷水,认为历史证明信誉系统往往偏向既得利益者(Incumbents),且容易失效。他提出,唯一的解法可能是利用 TEE(可信执行环境)沙箱,让开源的 Agent 进入沙箱去评估那些闭源 Agent 的安全性。 为什么是区块链?智能体的原生栖息地 既然存在如此多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坚持要在区块链上构建 Agent 经济?Vitalik 和 Davide 给出了超越「支付工具」的答案。 链上游戏与合成资产 Vitalik 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区块链是链上游戏(On-chain Games)的天然土壤,这里的「游戏」指的是赛局理论意义上的市场互动。 他认为,Agent 不需要像人类一样通过身分验证来建立信任,它们更适合在一个匿名、去信任的环境中博弈。更重要的是,Agent 能够理解和处理极其复杂的合成资产(Synthetic Assets),那些由一篮子商品组合而成、人类难以直观理解但对机器逻辑合理的金融产品。这可能会催生出完全不同于人类金融市场的 Agent 专属市场。 受限委托(Constrained Delegation) Davide 则从安全角度补充,区块链提供了「硬规则」。随着人类将越来越多的决策权让渡给 AI(即 Agent 化),我们需要一个保险栓。智能合约可以实现受限委托,例如,我允许我的 DeFi Agent 调动资金进行套利,但智能合约底层程式码写死了「禁止提款」到外部地址。这种基于程式码的约束是传统 Web2 API 无法提供的安全级别。 隐私作为一种「卫生习惯」 在隐私话…

ETH4.68%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